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伊朗本土研發的“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6日在南部港口城市阿巴斯港舉行的交付儀式上入列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艦隊。這也是今年1月以來,伊朗公開的多款國產軍事裝備之一。
制裁下實現突破
“沙希德·巴蓋里”號長約240米、高21米,排水量超過40000噸,擁有專為無人機、直升機起落而設計的180米跑道,可搭載60架無人機、發射遠程導彈,能發射和回收“征服者”號等較大的無人機。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司令阿里禮薩·坦格西里說,“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的作戰半徑為22000海里,一次加滿油可以支撐其執行遠洋任務一整年。
這也是伊朗首艘本土研發無人機航母。伊朗方面毫不諱言,這艘航母是由一艘集裝箱貨輪改裝而成,改裝耗費了兩年的時間。
軍事專家馬堯表示,航母是奪取大洋制海權的核心裝備,技術要求較高,反映了一國造船業的最高水準。從技術水平上來看,這艘改裝而成的航母很難與其他國家的航母相提並論,但對於伊朗而言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韓建偉表示,多年制裁之下,伊朗試圖以低成本實現航母的本土生產,“沙希德·巴蓋里”號的交付對伊朗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成就。
坦格西里表示,“沙希德·巴蓋里”號航母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海軍軍事項目”,它的入列標誌著“伊朗在加強遠洋防禦和威懾能力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有助於保護伊朗的國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