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市監總局出新規,整治職業閉店人亂象(圖片來源:央視網) |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導,前一天還在正常營業,第二天就大門緊閉;明明剛辦理了儲值卡,過段時間再去看,卻人去樓空了?近年來,在美容美發、運動健身等領域不時出現類似這種“商家斂財跑路”的情況。而且有消費者反映,自己在維權的過程中,遇到了“職業閉店人”來操盤頂包,很讓人頭疼。
重點是以前這些消費者在遇到了“職業閉店人”之後,大多都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維權,也不知道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監管這些行為。那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從今天起,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出台的《公司登記管理實施辦法》正式開始實施了。其中針對輿論廣泛關注的“職業閉店人”“公司注銷難”以及虛假登記等問題都做出了明確規定。新規將如何有效整治這些亂象呢?
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4年上半年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職業閉店人成為預付式消費維權阻礙。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解釋,所謂職業閉店人,就是一種為已經對消費者或者其他債權人負有巨額債務的公司的股東當“背鍋俠”,負責幫助委托人逃避債務,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一種不法商業套路。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俊海:很多職業閉店人,通過簽訂股權轉讓的方式,把老股東手里邊的股權受讓過來,這樣即便公司對外不能清償債務的時候,債權人要告公司的股東,比如說股東出資不到位,但是因為職業閉店人根本就沒有償付能力,找到現在的新股東債權人也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原來經營公司的股東“金蟬脫殼”。這種行為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實際上也嚴重貶損了公司登記機關的公信力。
2月10日起實施的《公司登記管理實施辦法》明確,對明顯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惡意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和行政處罰等情形,限制辦理相關公司登記或者備案。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岳屾山表示,新規有效限制了職業閉店人的違法行為。
律師 岳屾山:《辦法》第二十條規定沒有提到職業閉店人,但是它所涉及的這些形式,確實就是職業閉店人逃避債務的一種方法,所以這個規定對職業閉店人是有很直接的影響。而且《辦法》第二十六條還涉及虛假登記的規定,對於虛假登記的直接責任人有懲罰措施,三年以內不能夠再申請登記,如果是出現虛假登記行為,還可以對他們進行罰款。通過這些規定可以一定程度上讓職業閉店人沒有辦法再通過隨便找一個人來做法定代表人等方式來規避自己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