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網評: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和”文化
來源:人民網 作者:米拉·艾哈邁德(埃及翻譯家、作家)
春節不僅是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也是樹立和諧價值理念的機會。春節蘊含的“和”文化讓人們秉持和平共處的理念團結起來,共同面對時代挑戰
每逢春節,我都更加慶幸自己選擇了學習中文,它將我引入這個充滿故事的文化世界。我一直對中國文化著迷,驚嘆於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
2017年,我第一次參加春節慶祝活動。當時在埃及首都開羅艾資哈爾公園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現場有舞龍、舞獅、中國書法、剪紙等活動。那次體驗讓我感受到,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也是體現中國歷史傳承和中國人精神風貌的文化遺產,是連接古今、增進各國民眾相互瞭解的橋梁。
春節是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節日。最讓我著迷的,是春節文化倡導的家庭和睦等理念。家人團聚是春節的傳統,家庭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講“家和萬事興”,阿拉伯傳統文化也認為“幸福始於家庭”。每到春節,家人團聚,享受家庭的愛與溫暖。繁忙的工作讓我們少了團聚的時刻,春節又讓我們在內心重新感受到愛的力量。
春節還象徵著萬象更新、好運和繁榮,是給人們帶來美好希望的節日。今年是農曆蛇年,蛇象徵著智慧和生命力,這些都是我們希望在生活中看到的品質。
202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上升的縮影。中國有著悠久歷史和多元文化,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百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舞台上獲得越來越多的共鳴,對世界產生多層次、多領域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