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不斷加強校政研企聯通合作。因應新時代對台工作的要求及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階段性、現實性任務,更好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及福建省實施意見,閩南師範大學堅持守正創新理念,啟動全面調研工作,全面加強與各級涉台部門的對接和聯繫,不斷進行融合理念及實踐的昇級迭代。
三是綜合運用廣域多元促融通道。閩南師範大學以學術交流、課程融合、文化溝通等校際合作為渠道,以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教育人才、輸出人才為抓手,努力勾畫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同心圓,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
堅持探索閩南特色發展路線
兩岸融合發展是中央在總結歷史發展實踐經驗結合兩岸現實發展狀况提出的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政策,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性與現實性。閩台特色是中國特色的重要組成。學校高度重視圍遶探索閩南特色的發展路線推動促融工作。
一是突出閩南文化在兩岸融合進程中的創新牽引。學校以閩南文化為媒介,努力勾畫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同心圓。2012年以來,學校主辦或承辦百餘場重要的閩南文化與對台研究學術會議,邀請閩南文化與涉台研究專家學者開設講座200餘場,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地閩南師範大學閩台傳統戲曲(歌仔戲)傳承基地相繼掛牌成立,舉辦多場閩南文化傳統非遺項目展演活動。
二是注重閩南文化研究與兩岸融合發展的深度結合。近十年獲批與閩南文化、兩岸研究相關的國家社科項目40項、省部級社科項目41項,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在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15篇;2003年開始創辦《閩台文化研究》學術期刊;出版《閩南涉台族譜彙編》《台灣族譜彙編》《台灣通史》等40部著作。持續發揮好高校建言獻策作用,多項涉台研究成果獲批示、收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