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規模從小到大,質量做強做優,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和全球經貿領域的新亮點。據初步統計,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過去5年,我國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超過10倍。截至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數量已超12萬家,跨境電商企業累計在海外註冊商標超3萬個。跨境電商在“賣全球”方面潛力進一步釋放,在“買全球”方面的優勢也在持續發揮。
新業態提升貿易效率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是中國外貿的風向標。2024年春季舉辦的第135屆廣交會,首次設立了跨境電商和海外倉展示區,並實現連續舉辦3期展會。在跨境電商已成對外貿易轉型新趨勢的今天,歷史悠久的廣交會順應時代變革,從新業態著力為外貿注入新活力。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濟學院副院長羅立彬表示,近10年來,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持續高於中國貿易整體增速,占貿易總額比重不斷提升。中國跨境電商平台的迅速崛起,折射的是中國外貿新舊優勢的轉換。
2024年,我國出台的一攬子穩外貿政策中,跨境電商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從2024年6月出台《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到11月發布《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相關政策聚焦跨境電商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發展,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持續打造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外貿大省(市)承壓前行,整體規模穩中有進,成績來之不易。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全年進出口規模分別為9.11萬億元、5.62萬億元、5.26萬億元、4.27萬億元和3.61萬億元。跨境電商的快速崛起,正在為其發展增添力量。
在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企業倉庫內,不同貿易方式的包裹按照訂單進行組合打包,完成集拼和快速出倉,準備搭乘次日的航班送往世界各地。目前,廣州口岸已吸引超1000家跨境電商企業開展業務,形成政策、平台、物流、金融綜合配套的完整跨境電商生態圈。2015年至2023年間,廣東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從113億元躍升至8433億元,年均增速高達71.4%,占全國跨境電商進出口比重超過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