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一進家門,小絲雨(化名)正和堂姐一起玩遊戲,兩只彎彎的羊角辮晃悠悠,仰起的小臉兒像一顆紅蘋果。“四歲半啦!上幼兒園中班咯!”一旁的父親堯星(化名)笑呵呵地說。家里陳設簡單,卻處處透著溫馨。
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菊花芝麻茶,大家聊起家常。今年38歲的堯星,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寧州鎮走馬村村民。13歲時的一次意外,使他落下殘疾。由於脊椎壓迫到神經,過去20多年,他仍需不時手術,以改善身體狀況。
2020年,堯星與現任妻子結合,小絲雨同年出生。妻子屬於一級傷殘,平日里要靠輪椅出行。那時,全家人靠著每月1900元的低保和堯星維修家電的1500元收入,勉強維持生活。“我們倆都需要繼續治療,小絲雨上幼兒園一年學費要5800元。”回憶過去,堯星坦言,“日子過得蠻緊巴”。
父母均屬重度殘疾,小絲雨只能享受低保補貼嗎?2024年4月,一次下鄉摸排,寧州鎮紀委幹部發現了問題所在。
為了推動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修水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室組地”協作片區常態化監督機制,通過“日調度、周督導、月通報”的方式,結合“四下基層”“帶案下訪”等工作,深入鄉村、社區、單位等一線,收集民生問題、現場督導驗收。寧州鎮紀委幹部下鄉摸排時發現,小絲雨符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條件,但未能納入相關保障。
收到問題線索後,寧州鎮紀委書記石麗娟馬上組織核查。對照相關政策、翻閱會議記錄、走訪經辦幹部,事實漸漸清晰。
依照江西省民政廳2021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及九江市民政局2023年印發的《九江市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精準保障“一事一議”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精神,父母雙方均屬重度殘疾的可申請認定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每月可享受1200—1450元的基本生活補貼。小絲雨的情況,符合政策條件。
查閱會議記錄發現,寧州鎮民政所也多次按照政策要求,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工作進行布置。是相關幹部不作為,還是另有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