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正月初三清晨,在福建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百年商埠蘇醒得格外早。永德會館前,油紙傘工坊飄出桐油香,孩子們舉著“福禮”文創盲盒歡跑而過,石板路上躍動的紅燈籠倒影,恍若流淌的閩江春水。
轉過巷角的同利肉燕老鋪裡,蒸汽氤氳中排起長隊。“春節每天賣出3000多碗。”店主陳君凡的圍裙沾著面粉,手上拿著木槌對記者說,“老福州就好這口‘肉包肉’的筋道!”
在三坊七巷的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館裡,檐角風鈴叮當,與茶碗輕碰聲相和。來自北京的遊客馮明捧著茶碗感嘆:“這茉莉香裡,真能嘗出‘七溜八溜不離福州’的韵味!”
當古厝的馬鞍墻染上暮色,南後街的“國潮市集”正熱鬧。“我還是第一次見這種金魚!”在安民巷56號非遺館內,市民陳穎被譽為“金魚之王”的蘭壽金魚吸引著;一家文創商店裡,“福道”立體拼圖與脫胎漆器茶具組成新春禮盒,店員小陳忙著打包:“線上訂單比去年漲了三成,最遠寄到黑龍江哈爾濱。”
華燈初上時,閩江之心化作光影劇場。裸眼3D大屏上,“來福州 過福年”“我愛福州”字體璀璨,江水倒映著閩江夜游船的琉璃燈火。“每天接待幾千人,春節假期船票提前一周就被訂空了。”船長李師傅笑著調整舵輪。
古厝與潮玩共舞,傳統與科技交響,這場新春消費盛宴背後,是福州深耕“商旅文”融合的創新實踐。持續做熱“福品”消費,地鐵公交免費乘坐……系列組合拳下,蛇年福州“福”味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