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網評:世界共此時 文化中國年
作者;李蓉 來源:新華網
“春節”申遺成功,蛇年春節翩然而至。舉目海內外,天涯共此時,文化含量爆棚的各類慶祝活動在世界各地上演。從曾經中國人的歲首祈福、團圓佳期,演化為如今的全球性文化盛事,春節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魅力以及各國人民對和平、和諧、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春節撥動著世界的心弦,濃濃的年味漂洋過海,給各國人民帶來溫暖和喜悅。人們看到,形式多樣、極富地域特徵的慶祝活動在世界各地輪番上演。從埃及“尼羅泛龍舟”春節主題活動,到毛裡求斯紅燈高張、紅桌鋪展的盛大“千人春宴”,再到以倫敦為中心、覆蓋全英多地的“倫敦+”模式大型慶典和芬蘭冰天雪地中的春節廟會……春節已經成為中華文明和各國文明融合的舞台,成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心靈相通、相互激賞的寶貴紐帶。
春節是中華文明的活態傳承方式,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文化觀念與精神價值,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人們通過春節拜年、貼春聯、逛廟會等民俗獲得儀式感,感受幸福。從遠古的豐收祭祀活動,到漢代的祭祖、拜年,唐宋的元宵燈會,再到後來的春聯、餃子和壓歲錢,春節隨中華文明不斷拓展、豐富,體現出與時序同步的自然倫理意識、家庭團圓觀念和對和諧社會的追求、對新生活的向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和諧、歡樂、美好是人類普遍的追求,也正因此,春節的吸引力跨越了文化和地理界線。
春節流行世界,很大程度也源於中國這個“成功故事”的獨特魅力。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裡實現了顯著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人渴望從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中,探尋中國“成功故事”的精神內核。春節所蘊含的團圓、和諧、喜慶、祥和等元素,描繪出一幅幅中式畫卷,為理解中國和合共生的哲學與理念提供了生動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