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談赤字:港府應充分利用政府債券計畫
http://www.crntt.hk   2025-01-30 00:27:10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近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5》
  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近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5》(《綠皮書》),由港大教授和研究人員及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共同撰寫,就多個香港熱門議題作出研究分析並給予政策建議。在《香港財政赤字分析》一文中,作者港大經管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劉洋分析了香港近年來的財政赤字情況,從財政赤字與經濟周期的關係、土地收入的影響等角度評估財政的穩健性。文章認為,展望未來,特區政府需要在緩解赤字與推行財政政策之間做出平衡。同時,政府應當充分利用政府債券計劃的額度,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籌募資金,而無損長期財政的可持續性,並且藉此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

  文章說,近年來,財政赤字已成為香港特區面臨的一項嚴峻新挑戰。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的衝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加上不確定性加劇,導致政府財政收入大幅下滑。為應對這一困境,政府採取大規模逆周期財政刺激措施。與此同時,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福利、醫療及教育等領域的開支持續攀升。這些領域的投入雖對於提振經濟、改善民生、促進香港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也對維持財政平衡構成考驗。

  文章分析了周期性和結構性赤字的性質,得出以下結論:首先,香港無法單靠經濟增長加速來緩解財政赤字。其次,香港在相當程度上掌控其赤字波動的主動權。最後,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的財政政策都已歷經結構性變化,因而普遍面臨結構性赤字的挑戰。當前香港的結構性赤字處於頗高水平。文章表示,香港近年來的赤字水平偏高,在發達經濟體中排名前列。赤字中大部分源自結構性赤字,不能單靠經濟增長的被動方式來緩解,而需要主動調整財政政策。土地收入貢獻了相當比例的財政收入,但其波動也造成高風險,而往往引發收入波動,因而需要實行更審慎的風險管理。土地收入減少,除了房價下跌以外,還有其他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