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智英庭上自辯,供詞前後矛盾。(圖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違反國安法案件昨日踏入第124日審訊。他昨日繼續接受控方盤問。黎智英確認他曾在2019年10月赴美國期間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見面,稱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感到樂觀,以及游說美國國會議員,但否認游說參議員支持該法案,甚至聲稱自己不關心該法案內容,忘記自己游說什麼,遭法官多次質疑前後矛盾。\大公報記者 顧家愷
控方問黎智英在2019年10月赴美國期間,是否曾想和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彭斯見面,黎回應是,但他從未預期會見到特朗普。控方又展示其助手Mark Simon於同年9月29日發送在黎智英、李柱銘等在內群組的信息,提及黎將會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編委會,又指“我們將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大力游說”,黎確認當時在美國對參眾議員進行游說,當問到游說什麼,黎說給予香港支持,因為“香港當時因《逃犯條例》修訂而陷入危機”,控方進一步問到要議員們支持什麼,黎指“說一些支持香港的話”。法官李素蘭多次追問是支持什麼,質疑當時他和參眾議員見面真的只說了這些,黎回應游說議員們支持“香港的自由和基本法所賦予的普選等應有的權利”。
“現在不記得,但當時可能知道”
控方再展示Mark Simon向黎智英發的訊息,提到“眾議院將於下周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PROJECT Hong Kong’法案投票,黎回復“Great!”。
控方問黎智英,法案是否關於制裁,黎稱不記得,因為他對法案沒興趣。法官李運騰指黎一直供稱想知道美國可如何幫助香港,質疑黎不想知道這些法案的效果,黎回應指該法案通過了也沒用,因為不會有人跟進,他也不知道法案內容。杜麗冰問黎當時是否知道有中國及香港的官員因該法案被制裁,黎指現在不記得,但當時可能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