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也是重要競爭力,香港居民對此體會最深。回想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香港連續7個月陷入混亂,磚塊亂飛,火光沖天,交通堵塞,設施被毀,商家有生意不能做,打工仔有工不能打,孩子有學不能上。那時候,投資者和遊客對香港望而卻步,正是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香港經濟一路下挫,跌入深穀……在中央的堅定支持下,香港一步步邁上止暴制亂、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三個階段。如今的香港,政通人和,河清海晏,恢復了繁榮景象,恢復了國際大都市的盛況。
香港要發展,就需要不斷提升“安全感”這個重要競爭力。香港拚經濟謀發展,要“搶人才”“搶企業”,必須讓所有身處香港的人、所有身處海外的香港居民,都有一種安全感。為此,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其一,不斷築牢“治”的根基。如今,全社會已經形成了“香港不能再亂”、“香港再也折騰不起”的共識,關鍵在於把共識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細節里,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構成的憲制秩序,對那些挑戰憲制秩序、破壞法治環境的人和事絕不姑息。
其二,不斷織牢“護”的網絡。保護香港居民在境外的安全,僅靠香港特區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要打開視野,上與中央有關部門合作,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合作,並與民間人士加強溝通合作,多頭銜接,多向用力,打造一張“保護網”,平常時日多“織網”,危急時刻好“救人”,讓港人得到最貼心、最全面、最有力的保護。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香港的優勢瞭如指掌、如數家珍,他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中講到:“香港是全球法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全球最安全、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犯罪率長期處於低位”、“這些獨特地位和優勢是在香港發展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和賴以成功的重要元素。”
細細領悟夏寶龍主任的這些心里話,聯繫到“18名被禁錮港人獲救”這系列事件,全面的啟示我們,香港應把“安全感”打造成為一面閃亮的“金字招牌”,讓香港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為“一國兩制”的香港實踐注入新優勢、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