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新疆提出,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規劃布局、擴容下沉和能力提升。
一些地方還推出便利化就醫舉措。比如,北京提出新增電子病歷共享應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院60家,覆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97%的門診量。江西提出90%以上的村(社區)配備家庭健康指導員。福建將拓展推廣先診療後付費、“免陪照護服務”、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遠程診療等醫療便民舉措。
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人民醫院院長高明說,各地在補齊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短板、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質量的同時,還應關注患者的就診感受,進一步提升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養老:養老金、養老設施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億人。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也是各地政府新一年民生工作的發力方向。
北京等多地提到,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加強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推進鄉鎮敬老院優化整合和轉型發展;優化老年助餐服務,深化“長者飯堂”建設。吉林省將為70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廳和助餐點1000個。貴州提出,為2萬名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完成80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