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蓮年有餘!楊柳青裡的津味文化
http://www.crntt.hk   2025-01-21 19:12:54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小年將至,年味漸濃。津門戶外寒風料峭,千年古鎮楊柳青的一間畫坊裡,楊柳青年畫霍氏第七代傳承人霍樹林正專注凝神地在為年畫《蓮年有餘》上色。墨色暈染間,一個喜氣洋洋的胖娃娃躍然紙上,一眸一笑中飽蘸著對新春的美好祝願。

  《蓮年有餘》是楊柳青年畫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胖娃娃手持蓮花,懷裡抱著比娃娃還大的鯉魚,整幅畫面都透著開心和祥和。“從這幅畫中能看出天津人身上自帶的豁達樂天的鬆弛感,但這種鬆弛感背後,又有一種充滿幹勁兒的津門氣質。”霍樹林說。

  楊柳青年畫興於明、盛於清,至今已傳承400多年。作為中國民間木版年畫的代表,其藝術風格汲取了中國工筆重彩畫和民間版畫的精華。鼎盛時,這座運河邊的津西小鎮“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是遠近聞名的“年畫之鄉”。

  瀲灩的河水倒映著運河文化的繁榮與活力,也見證著楊柳青年畫的世代傳承。2006年,楊柳青木版年畫入選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半印半繪”是楊柳青年畫的最大特色,共有勾、刻、刷、畫、裱五道工序。這五道傳承百年的嚴苛工序,讓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像門外的大運河一樣,流淌著古韵今風。正是對一刀一筆的極致追求,造就了楊柳青年畫的“丹青百幅千般景”。

  “木版”是楊柳青年畫的基石,也是一本本民間“百科全書”。每一塊精雕細琢的木版都蘊含著中國的人文地理、民俗文化和道德觀念,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過去幾十年間,楊柳青木版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霍慶有輾轉全國多地,搜集散落各地的古版、畫稿,挖掘、整理和修復了上百塊古木版。“年畫不能在我這裡斷了根。”霍慶有說。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