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電話。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同新一屆歐盟機構領導人的首次接觸,是在中歐關係承前啟後關鍵節點上的一次重要戰略溝通,為下階段中歐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的背景下,中歐保持戰略溝通,堅定夥伴認知,擴大開放合作,維護多邊主義,符合雙方根本利益,有利於推動中歐關係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此次通話展現了中歐雙方相向而行的積極願望。去年,習近平主席對歐洲成功進行歷史性訪問,多位歐洲領導人訪華,雙方高層持續深入戰略溝通,推動中歐以長遠和戰略眼光看待彼此關係。此次通話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對歐盟抱有信心,希望歐盟也能成為中方可以信任的合作夥伴。科斯塔也表示,歐方願同中方一道,加強對話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強化夥伴關係。在中歐建交50周年的關鍵節點,雙方領導人保持戰略溝通,發出了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的積極信號,為中歐關係更加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歐相向而行有著堅實廣泛的共同利益基礎。中歐經貿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雙方都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已經形成強大的經濟共生關係。中國和歐盟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平均每分鐘貿易往來近150萬美元,雙方企業持續加碼投資對方市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歐貿易“黃金通道”。中國和法國積極擴大農食、金融等領域合作,推進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領域聯合研發和創新,拓展綠色能源、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第三方市場等新興領域合作;中國和挪威發表關於建立綠色轉型對話的聯合聲明;西班牙政府與中國遠景能源有限公司簽署氫能合作協議……中歐不斷開辟合作新空間,互利共贏的蛋糕越做越大,不僅惠及雙方人民,也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當前,中國正堅持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歐合作迎來新機遇。中國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對跨境服務貿易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不斷擴大免簽範圍,提升人員往來便利化水平……一系列務實舉措為中歐增進交流、深化合作注入新活力。歐洲業界掀起一股“來華潮”,不少跨國公司高管來華考察工廠、洽談合作。奔馳、寶馬等歐洲企業均表示,中國推出的一系列舉措增強了歐洲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中國貿促會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超41%的受訪歐洲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前景“好”,環比上升14.17個百分點;約48%的受訪歐洲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環比提高5.42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