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化”是關鍵動詞,既是理念上的“心往一處想”,也是行動上的“勁往一處使”。
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有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也有完成組建的12家長三角創新聯合體,長三角戰略科技力量穩步壯大。看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西起太湖、東到黃浦江的太浦河,過去沿河的工廠、養殖場已騰退,岸線修復、清水東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展新貌……以高質量為追求,推動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機制創新,理念上的一以貫之、落實上的一抓到底,為推動一體化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區域能級的躍升,離不開日積跬步,這也是“長三角人”拼搏實幹的每一步。長三角有超過2億人口。一體化發展,人人可為、人人作為,無數小寫的“一”,助力一體化繪就大寫的“一”。
大寫的“一”中,有守護邊界河道的“聯合河長”,讓跨界水體共保聯治成為一致行動;有跨省份創業的年輕人,發揮科研特長、依托產業支持、受益人才政策,“創”的勁頭十足;有推動改革的實幹家,在優化流程、打通堵點中讓數據流動、辦事便捷,用自己“辛勞的加法”換來群眾“幸福的乘法”……
過去或許還是“我與長三角”,當大家切實成為一體化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時,這裡就變成了“我們的長三角”。遠眺前路,每個小“一”都需要與時俱進,貢獻具有創見的“金點子”;都需要擔當奮進,拉長所長、補齊所短,在自己的行業、領域挑起大梁。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征途上,先行者越多、實幹者越多,攥指成拳的合力就會越大。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區域發展協同聯動、積厚成勢”。這為推動長三角真正成為區域發展共同體指明了路徑。相關各方要乘勢而上,繼續下大功夫、久久為功,不斷破除壁壘、推陳出新,強化機制協同。這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只要認准是正確的事情,就一以貫之、堅持不懈幹下去,決不半途而廢,決不南轅北轍,決不回頭倒退。”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亦如此,正待我們砥礪奮進、勇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