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據新華社消息,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穆林迪市場附近,大片農田延伸至遠方,一片片紅彤彤的辣椒田格外引人注目。鮮艶的辣椒映襯著人們豐收的喜悅,更見證了盧旺達農業的新發展。
在盧旺達,辣椒曾被視為廉價作物。然而,隨著國際市場需求增加,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開放,這一觀念悄然轉變。
盧旺達菲舍爾全球公司總經理赫爾曼·烏維澤伊馬納見證了這一變化。41歲的烏維澤伊馬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取得生態環境學博士學位後,於2018年回國創業,把在中國學到的農業技術與先進理念帶回盧旺達。
自2021年盧旺達幹辣椒獲准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辣椒種植已成為盧旺達重要出口產業。作為首批與中國買家簽署幹辣椒合作協議的企業之一,菲舍爾全球公司每年向中國出口200噸至300噸幹辣椒。烏維澤伊馬納說,盧旺達農民如今把辣椒作為重要的收入來源,“當人們談起辣椒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國市場”。
12月1日,中國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包括盧旺達在內的非洲國家迎來嶄新發展機遇。
零關稅政策的實施,讓烏維澤伊馬納看到拓展市場與提高產量的可能性。“過去我們每年出口幾百噸辣椒,希望未來能達到1500噸的目標。這對我們而言是挑戰,也是希望。”
盧旺達經濟分析師斯特拉頓·哈比亞利馬納認為,零關稅政策為非洲國家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不僅能幫助非洲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還能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