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調研一問就說好”,這樣究竟好不好
http://www.crntt.hk   2024-11-26 11:32:27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網評:“調研一問就說好”,這樣究竟好不好

  來源:新華社  作者:韓朝陽

  記者近期採訪調研時發現,被問到“農村醫保負擔是否加重”“秸秆禁燒是否讓群眾不滿”等問題,一些地方基層幹部、農村群眾對同一問題的回答“差異巨大”。

  以農村醫保為例,記者在多地走訪發現,“新農合”2003年試點時費用為每人10元/年,目前已增至每人400元/年,由於保費連年增長,部分農戶反映醫保負擔加重,一些地方參保人數下降,村幹部反饋催收壓力較大。但到了少數幹部嘴裡,400元的醫保費用僅僅是“少抽幾盒煙,少吃一頓飯”,而對村民反映的收入有限、保費較貴、青壯年斷繳等情況忽略不提。一地為了證明醫保工作做得好,將記者領到“參保率100%”的村莊座談,然而,記者細問之下得知,“參保率100%”其實是村幹部“墊付”部分醫保費用的結果。

  實際上,這些幹部長期在當地工作,又有親友在農村生活,並非不知道基層群眾對醫保費用增長過快的“抱怨”,也並非不瞭解當地村民的收入狀況,他們也很清楚參保人數下降的事實,卻仍舊選擇以“一切都好”來應對媒體採訪、上級調研。

  類似現象還有很多。比如,對於秸秆禁燒問題,一些幹部只講禁燒防控得力、政策宣傳到位,不講農田病蟲害增加、群眾不滿加劇;談及房屋安全排查,一些幹部只說工作落實迅速、排查覆蓋全面,不講專業人員匱乏、難以分辨危房。

  面對各類調研尤其是上級部門調研時,不管正面問,還是反面提,“調研一問就說好”似乎成了不少基層幹部的習慣話術,但正是在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反饋機制下,一些基層的問題被掩蓋,致使矛盾累積,群眾不滿加劇,基層工作的根基逐漸被侵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