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謝展寰表示,本港廢物量已過頂峰,開始穩步下降,相信今年回收量會有更好成果。(圖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本港去年人均廢物棄置量較2022年下跌4.7%,回收率亦從低位開始上升。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廢物量已經越過頂峰,開始穩步下降,相信在推進減廢回收下今年回收量會有更好成果。政府將繼續加強各項廚餘收集措施,2026年達到公屋“一座一桶”的目標,並下月起綠綠賞積分可提供兌換“超市禮券”。
有立法會議員期望政府把握機遇,提供更多誘因吸引市民回收,同時配合其他減廢相關的新例實施,有信心在毋須征費下,仍可逐步達到《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的目標。
謝展寰昨日在網志公布2023年都市固體廢物統計報告的部分內容,提到2023年的人均棄置量為每日1.44公斤,較2022年的1.51公斤下跌4.7%,2023年廢塑膠棄置量按年跌幅逾10%;整體廚餘減少3.4%,其中家居廚餘更減少12.6%;廢紙和金屬分別下跌3.2%和9.5%不等。另外,2022年底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後,2023年棄置量大幅減少約31.5%。
綠在區區首三季回收量逾3萬噸
隨著政府擴展社區回收網絡,回收方面漸見成效,總回收量由前年約191萬公噸增加至去年接近197萬公噸,增加超過5.5萬公噸,回收率亦由32%上升至33%,其中“綠在區區”今年首三季回收重量達到逾3萬公噸,超過去年全年2萬6000公噸。謝展寰表示,數據反映出本港都市固體廢物量已過頂峰,並且開始穩步下降,形容是香港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