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發布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明確,未來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其中“藍”主要指的就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白洋澱。
數據顯示,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澱區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並穩定保持在Ⅲ類,水質達到1988年恢復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鳥類數量也由此前的206種增加到目前的286種,再現了“荷塘葦海、鳥類天堂”的勝景,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也頻頻在這裡出現。
10月的白洋澱,碧波蕩漾,蘆葦蒼蒼,白鷺、蒼鷺等各種野生鳥類或扇動翅膀飛向天空,或靜靜伫立在水中木樁上休憩。漫步燕南堤的木棧道上,黑山前總統隨行人員葉蓮娜·科內澤維奇望著眼前的景象,對白洋澱的生態環境改善表示高度讚揚。
“我關注的重點是白洋澱的修復工作。我聽說這裡引黃河水作為補給,處理沉積物以減少污染,改善環境並促進生物多樣性發展,真是偉大的成就。”她說,這種模式對黑山沿海地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很有借鑒意義。
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巴基斯坦-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賽義德·阿里·納瓦茲·吉拉尼說,此次來到雄安新區參訪使他深刻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進展得益於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國希望與朋友和鄰國共享發展成果。
“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創會會長莊漢傑是第一次來到雄安新區,一路上他拍攝了許多照片。他說,雄安新區鼓勵更多年輕人來發展,希望明年能有機會帶領美國青少年再來參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