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完善政策支持 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http://www.crntt.hk   2024-08-14 16:18:46
 
  我國要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將生育率維持在合理適度水平,必須要考慮家庭與事業的兼容性對生育率的重大影響。為此,應當從以下幾個維度發力。

  一是實施生育友好型財政政策,加大支持生育和幼兒撫育的財政支出力度。降低生育的經濟成本是提高生育水平的基礎性因素。需要看到,孕期成本、0至3歲期間的幼兒撫育成本等,對一個年輕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能夠進一步提升生育和幼兒撫育方面的公共支出,無疑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家庭的生育負擔,增強生育行為的經濟可行性。未來,我國需要研究實施一攬子有利於促進生育的財政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切實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和幼兒撫育的經濟成本。

  二是實施生育友好型就業政策,增強就業市場的靈活性,以更好適應育齡女性的職業發展需要。對於育齡女性而言,生育行為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臨時性職業中斷,而生育友好型社會要避免這種臨時中斷轉變為永久中斷。這就需要積極落實生育友好型就業政策,將育齡女性的就業問題納入政策議事日程。

  比如,要鼓勵企業提供靈活的工作時間和遠程工作選項,以便女性員工能夠更好地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政府也可以通過一定的稅收優惠或補貼政策,激勵企業實施這些靈活的工作安排。同時,要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嚴懲職場性別歧視亂象,堅決反對針對孕期女性的不公正待遇,保障孕期女性的合法勞動權益。

  三是鼓勵父親在育兒服務方面作出更多貢獻,更好平衡家庭的性別責任分工。父母之間的育兒分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庭的生育決策,男性在育兒上願意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少,女性的生育意願可能就會越低。因此,要從社會政策和文化政策等方面協同發力,更好引導男性參與育兒全過程。比如,要打破傳統性別角色的限制,鼓勵男性更多地參與家庭事務和育兒服務;要著力增強男性的育兒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提升社會對父親角色在育兒中重要性的認識,推動父親一方承擔更多育兒責任。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