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三新”經濟總增加值為223528億元,同比增長6.4%,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7.73%。在第三產業(服務業),“三新”經濟同比增速達到11.5%。
“三新”經濟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三新”經濟增加值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從事“三新”經濟生產活動創造的增加值。
翻看經濟“半年報”,升級類消費商品零售額快速增長、消費新模式不斷湧現、高技術服務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服務業“向新向優”趨勢仍在延續。
暑期消費季,人們戶外運動和出游熱情高漲。在騰格裡的沙漠營地,遊客們既可以仰望星空,也可參加沙漠越野活動;在揚州市郊的鳳凰島國家濕地公園,市民盡情地開展衝浪板、卡丁船等運動。
“文旅體”融合發展新業態正在各地“遍地開花”,助力消費提質升級。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2%,旅遊游覽和娛樂服務類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23.4%。
在重慶市巫山縣,脆李迎來豐收季,貨運無人機運輸使物流成本降低一成多,直播電商將優質果銷往千家萬戶,脆李成為農民的“致富果”。
得益於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向服務業滲透,直播帶貨、即時配送等零售新模式不斷湧現。數據顯示,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