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敏有著同樣需求的女性還有很多。據悉,2023年9月至11月,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40歲以下全職媽媽群體狀況進行調研,結果顯示,82.7%的全職媽媽有再就業打算,其中,48.3%的人希望能夠兼職、靈活就業。
在鼓勵用人單位設立“媽媽崗”方面,廣東走在了全國前列:在全省範圍推行“媽媽崗”就業模式;珠海市舉行“媽媽崗”招聘會;中山市的製造生產車間按照“全能工”+“媽媽崗”模式進行員工配置,如有“媽媽崗”請假,崗位空缺由“全能工”補上。
記者採訪瞭解到,全職媽媽多為脫離社會3年以上,直到孩子入托入學後才重返職場。與過往找工作不同的是,相較於薪酬和職業發展,她們更加關注工作時間是否靈活。
在青島,專門開設“媽媽崗”的企業和崗位多為生產製造加工企業的勞動密集型崗位。這些工作大多採用計件收入,更適合學歷較低、技能單一的女性。適合宋敏這樣高學歷女性的工作崗位往往需要創造更多價值,單獨開設“媽媽崗”有些不現實。
焦慮與優勢並存
宋敏的新工作是在一家印刷廠從事設計和廣告文宣,雖然相比過去,工作壓力小了不少,但闊別職場多年的宋敏還是有些焦慮,“與年輕人思路和見解的不同,社交的恐懼……”考慮到這份工作可以兼顧家庭,離家又近,40歲的宋敏強迫自己適應新的工作節奏。
這樣的焦慮情緒,劉彩萍也有過。2013年,因與家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劉彩萍選擇放棄工作親自帶孩子。當時的她,已經是一家知名企業青島地區的人力資源主管,年薪10多萬元。重返職場初期,劉彩萍也曾有過焦慮情緒,既有面對陌生的職場環境的壓力,又有職業“降級”帶來的心理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