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西方人權觀的重重困境
http://www.crntt.hk   2022-05-26 00:00:40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聯合國界定的人權,主要指公民、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無論以聯合國的人權標準,還是以世界範圍內人權實踐的成效來看,美西方的人權觀及其實踐都存有太多問題、面臨重重困境。

  首先,缺乏不同權利之間的平衡。美西方人權觀總是片面強調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忽視生存、發展、經濟、社會、文化等權利。美國是世界上參加國際人權公約最少的大國,缺席了9個核心國際人權公約中的6個。按照聯合國的人權標準,美西方的人權問題非常之多。比如,3億多人口的美國竟有3000多萬人沒有醫療保險,西方國家迄今為止幾乎都沒有實現男女同工同酬,這些都違背了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其次,個人權利與集體權利關係的困境。中國人的哲學觀非常注重整體與個體的關係,有個人的權利,那麼就一定有集體的權利,這是哲學上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缺一不可。美西方總體上認為人權是個人權利,但不願意承認甚至否認集體權利的存在。西方在人權問題上強調個人權利的一個理由是“集體權利可能被濫用”,但這種解釋的困境在於個人權利的濫用也會造成對集體權利的損害。比方說,幾年前法國漫畫家和丹麥漫畫家以個人擁有言論自由權為借口,發表褻瀆伊斯蘭教的作品,引起全世界穆斯林的憤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許多西方國家公民以保護個人自由為名,拒絕佩戴口罩或配合公共防疫措施,造成疫情泛濫的悲劇。這種將個人權利絕對化的做法無疑損害了大多數人的權益。一個理想的人權保護體系應該能夠兼顧個人和集體權利,兼顧自由與責任,使權利與義務之間實現一種平衡。在這方面,中國強調權利與義務平衡的人權觀無疑更加契合時代的要求。

  第三,忽視國情差異的困境。人權是歷史的、具體的、現實的,不能脫離不同國家的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空談人權。每個國家都有權首先聚焦自己的優先發展方向。但是美西方一些國家推行所謂“人權外交”,把人權當作干涉別國內政的政治工具,或強行移植西方人權理念,結果“水土不服”,導致許多國家黨爭不斷、社會動蕩、經濟凋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