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舞台美輪美奐之後,不如重讀《浮生六記》?
http://www.crntt.hk   2021-01-20 09:56:26
 
  她用主動的姿態為自己打開社交的小天地,能與一面之緣的漁家女把酒言歡,會不帶芥蒂地和風月場中的憨園一見如故,用林語堂的話說,“愛美成痴”。也是因為她這原生的、無意識的獨立意志,她不見容於大家族森嚴的父權系統,被厭棄,被驅逐,半生流落,在困頓中病亡。

  芸娘誠然是沈複的解語花和賢內助,但她更有自己闊達的精神世界。她的形象在沈複的筆下“再現”,但他與她之間,不是創造者和創造物的關係,不是皮格馬利翁和他的大理石少女。他記取了她生命中吉光片羽的片段,而那些微小的火花找回她曾經燦爛的生命,她閃光的形象最終從他的視角中掙脫,作為獨立的主體傲然於時間之外。

  《浮生六記》能讓林語堂願意用英文譯文去推介“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打動他的,到底是沈複深情塑寫芸娘的“行為”,還是從文本中升騰而起的、一個會呼吸、有血肉的芸娘呢?答案應該是後者吧。《浮生六記》被看作一份愛的記錄,其中真正有生命力的是能給出愛的行為的芸娘,她是有溫度、有氣性的個體,輾轉掙扎來這世上活過一遭——她不是丈夫目光下的鏡花水月的鬼魅幻影。

  市井煙火中的詩與遠方

  深情若以病和死作句讀,是腳不沾地的偶像劇寫法。沈複雖然在《浮生六記》的開篇寫芸娘的形容嬌怯,少女時“削肩長頸,瘦不露骨,一種纏綿之態”,新婚夜“瘦怯身材依然如昔”;但縱覽《浮生六記》全文,芸娘絕非是在身體感官層面充滿誘惑且滿足男性愉悅的“嬌嬌楚楚妻”。沈複一生寂寂無名,他是個性情溫柔的好人,但也可說志大才疏,潦倒以終。他與芸娘的生活,與其說是才子佳人不知人間疾苦的富貴行樂,不如說是在日複一日的苟且中經營出些微的詩與遠方。

  《閑情記趣》裡記錄了一次郊游野餐,一群人既想賞花賞春,又想在戶外吃上熱食,於是芸娘張羅著去集市上“包”下一個餛飩挑子,用小販的爐灶整出滿席的熱酒熱菜熱茶。風和日麗,青衫紅袖,眾人興盡,紛紛贊“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其實當時芸娘與沈複寄人籬下,日常生活極為拮據,家用靠芸娘做綉工和沈複零星賣畫所得,沈複呼朋喚友,需得芸娘“拔釵沽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