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香港都會大學表示,2025/26學年內地生入學申請穩步上升,其他地區的非本地學生申請人數更增加逾七成半,反映該校在國際的知名度及影響力有所提升。圖為都大校園。(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致力發展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吸引全球優秀學生,除了8所資助大學外,一眾提供大學程度課程的自資專上院校亦是“留學香港”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9月新學年起,特區政府教育局逐步放寬6所自資校的內地招生限額至40%,在政策及配套落實推動下,其申請情況愈見火熱!據各校回覆香港文匯報的最新數據,其中香港恒生大學2025/26學年共吸引多達5,000份內地本科生申請,同比增長約四成;香港都會大學的內地申請人數亦穩步上升,該校海外生報名人數更較去年大增七成半。教育局表示,會與各自資院校保持聯繫,確保教學質素及保障學生利益,並合作吸引更多不同地方的學生,助力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現時本港自資院校取錄海外學生並不設限額,而內地、澳門及台灣地區學生,包括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東華學院、香港珠海學院、以及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6所院校,學士學位或以下課程招生限額為10%至20%,研究院則不設限。
為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的穩健發展,同時活用自資界別的力量,2025/26新學年起,6校的相關收生額限將分階段提升至40%,教育局亦會理順限額計算方法,以幫助各院校提升招生規劃的確定性及資源運用效率。
隨著夏天升學季節來臨,上述多所自資院校面向內地的自主招生申請近日相繼截止,根據各校回覆,除了收生名額增加外,申請人數也迎來明顯升幅,反映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吸引力持續提升。
其中,香港都會大學表示,去年該校錄取的內地生已達20%限額,將有序提升限額至40%。2025/26學年,內地生申請穩步上升,其他地區的非本地學生申請人數更增加逾七成半,反映該校在國際的知名度及影響力有所提升。
恒大用住宿入學獎學金等吸才
恒大則指,該校新學年內地生申請5,000人,較去年增長約四成,預計錄取其中逾500人。校方會為非本地生設住宿安排、入學獎學金、學習及語言支援、精神健康輔導、生活指導等,又會提供防詐騙資訊和本地文化支援。迎新活動包括廣東話及英語學習支援、社區探索及職業規劃活動,幫助其快速融入香港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