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中,涉台表述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既是對大陸方面長期以來對台立場、方針與政策主張的精煉概括,也是“十五五”對台工作的指南。
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清晰勾勒了“十五五”發展藍圖,突出了“十五五”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幾個重要意義:
第一,在經濟層面,大陸將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實體經濟、擴大內需,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統一大市場、國內大循環將更加完善。
第二,在民生與社會層面,大陸將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社會治理、環境保護,建設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平安中國。
第三,在涉外層面,大陸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大陸方面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堅持在國家發展進步基礎上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思路,從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中得到充分體現。
“十五五”發展關係到2035目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屆時的中國大陸,將進一步展現出制度優越性、文明進步性、社會吸引力、文化軟實力和全球領導力,有利於國家統一的大勢將更加鞏固、有利於國家統一的條件也更加成熟。
近年來,隨著大陸發展進步,越來越多台灣民眾“人心思變”,兩岸交融的呼聲擋不住、行動阻不斷。“十五五”繼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呼應了島內主流民意,繼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呼應了歷史大勢、民族大義與14億同胞共同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