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分館用一年實踐證明,已經誕生130年的電影仍能通過創新運營手段和豐富內容,成為新質生產力。
蘇州南施文管市場部主管、江南分館內容負責人李文瑾介紹,江南分館一年推出12場電影主題藝術展覽,如“《盤絲洞》——西游與東歸”“鏡花緣:當旗袍與電影相遇”等,將電影文化與蘇州傳統文化深度融合。老字號“雷允上”以電影《盤絲洞》為靈感推出“七情妙妙茶”,經典昆曲電影《十五貫》放映當日,邀請蘇州昆劇院演員帶來劇目片段《訪鼠·測字》的現場演繹——電影IP轉化為可感知的蘇州風味。
江南分館還吸引了眾多戲迷。三號廳門口“姑蘇戲苑”銅牌亮眼,這裡全年展映經典戲曲電影,周末惠民專場票價低至10元,放映越劇電影《紅樓夢》時一票難求。
雖然王嘉嘉說“我們是‘螺螄殼裡做道場’”,但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通過將電影基因注入古城肌理,已經把長船灣青年碼頭一帶,打造成集多元業態於一體的文旅新地標:西岸開心麻花運河劇場正在上演爆笑舞台劇;藝文二手市集每月吸引數百家攤主;東太湖畔新穎的電影放映方式“浮水映”提供的觀影體驗刷爆社交媒體……江南分館開館一年來,帶動周邊餐飲等消費大幅增長。
構築6000影迷的光影共同體
“江南分館不是單向輸出的文化場館,而是影迷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李文瑾說,這裡打破傳統影院與觀眾界限,構建起新型電影文化空間。
12個私域影迷群、6000名影迷,85%觀眾為18—35歲青年人,構成江南分館獨特生態。開館初期,工作人員發現影迷常常自發交換觀影物料,便主動在三樓設置“自制物料台”,如今常有影迷在這裡留下自制的電影票根、卡片甚至水果、食品等,不少人在這裡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沙丹說,江南分館創造了獨特的影迷文化,這裡的觀眾不僅是消費者,更是電影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這種雙向奔赴的關係是未來影院發展的理想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