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網評:美封鎖華為無法阻止科技多極化趨勢
來源:大公報 作者:吳建東
國際政治局勢變幻莫測,所以就算美國在關稅戰中暫時作出妥協,但對中國的打壓也不可能會收手。5月14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宣布撤銷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同時採取新的措施,加強全球半導體尤其是AI芯片的管制,槍口直接指向華為,並警告全球企業禁止使用華為AI芯片。
這一表態不僅是對華為的進一步打壓,更是美國試圖以行政手段扭曲全球科技競爭格局的霸權行為的又一例證。在中美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此舉不僅損害了全球產業鏈的穩定,也暴露了美國對中國在技術領域日益增長的心虛。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不斷升級,為的並非單純的“國家安全”考量,而是試圖維持美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
半導體產業是數字經濟的基石,而美國長期以來通過技術標準、專利壁壘和資本控制(如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占據產業鏈頂端。然而,華為在5G、AI芯片(如昇騰系列)和手機處理器(如麒麟芯片)領域的快速崛起,直接挑戰了美國企業的優勢。尤其是華為突破美國的圍堵打壓之後,正在深圳建設一條先進的芯片生產線,加大開發芯片的力度,旨在打破中國對外國芯片技術的依賴,美國企業占據內地市場份額將會越來越小,美國因而無所不用其極打壓華為。
“長臂管轄”干擾正常商業決策
美國此次警告的目的就是要迫使全球企業在中美科技戰中“選邊站”。如果一家韓國或歐洲公司採用華為的AI芯片開發產品,可能面臨美國的出口管制甚至二級制裁。這種“長臂管轄”不僅干擾了正常的商業決策,也破壞了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