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美國”面臨多重困難
《金融時報》9日一篇文章指出,隨著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外交轉向甚至暫停對烏軍事援助,許多歐洲國家政府對數十年來從美國採購武器感到後悔,原因是他們要繼續使用這些武器,就得依賴美方。
報導說,歐洲人對此深感憂慮,以至於開始討論美國是否掌握著美制武器的秘密“自毀開關”,可讓美制戰機或其他武器陷入癱瘓。實際上,歐洲國家的先進戰機及其他尖端軍事設備,如反導系統、先進無人機和預警機,已經嚴重依賴美國零部件和軟件更新。歐洲國家軍隊大多嚴重依賴美方通信支持、電子戰支持和彈藥補給。
一些歐洲媒體指出,北約主要歐洲國家兵員不足,將是歐洲重整軍備的致命弱點。西班牙《先鋒報》15日報導,現階段,法國、德國和英國軍隊人數衹有冷戰結束時的一半。英國陸軍目前僅有7.3萬人,規模為19世紀初拿破侖戰爭以來最小。英國國防大臣希利去年11月說,英軍還面臨征兵難、士氣低落的困境。
德國聯邦議會國防事務專員赫格爾表示,德國聯邦國防軍正在萎縮和老齡化,士兵平均年齡升至34歲,平均每4名新兵中就有1人在服役半年後離開部隊。
由於人口老齡化,歐洲國家征兵工作非常困難。19歲至29歲的年輕人是服兵役適齡人群,但這一年齡段人口正在減少。許多國家因而放寬征兵要求,但實際效果仍然不大。英國和德國正考慮恢復義務兵役制。
另外,馬克龍提議的歐洲“核保護傘”也存在難度。據法國媒體披露,法國有約290枚核彈頭,英國225枚,遠遠落後於俄羅斯的約1700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統計,美國在全球部署1700枚核彈頭。有分析指出,法國自身核力量有限,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現“替代美國”,部分歐洲國家難以完全信任法國的“核保護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