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籍屏東縣長周春米(中間白衣)5日下午到高樹鄉視察鳳梨農損情形,該處為李姓農民(藍衣)的鳳梨田。(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屏東8月5日電(記者 蔣繼平)連日豪雨造成中南部農損,根據台“農業部”統計,屏東縣損失9千多萬元最多,占全台3成。民進黨籍屏東縣長周春米5日下午視察縣內農損金額前二的鳳梨與蜜棗,李姓農民嘆鳳梨田遭水淹沒超過3天,沒救了,之後會開始爛,心血沒了,晚上蓋棉被會哭。縣府也喊話盼中央補助農損並擴大全品項救助
“農業部”統計7月28日豪雨農損,截至5日上午已超過新台幣3億元,以屏東縣損失9千多萬元最多,占3成。其次是台中市7396萬元(占24%)、高雄市6617萬元(占21%)、嘉義縣3135萬元(占10%)、南投縣2856萬元(占9%)等較嚴重。
屏東縣農業處指出本次共34餘種作物受損,受損面積679.74公頃,最大宗是鳳梨125.4公頃、損失金額新台幣1369萬元,第2名為香蕉81公頃、損失金額814萬元;第3名檸檬與蜜棗受損面積皆為55公頃,損失金額分別為698萬元及1000萬餘元。
由於鳳梨、蜜棗損失的金額慘重,民進黨籍屏東縣長周春米5日下午前往高樹鄉視察農損情況,李姓農民也當面陳情,面積共2分半的鳳梨田全被淹沒,泡在水中至少3天,不僅倒伏、根部受損,植株腐爛容易得病爛掉,後續細菌滋生只能棄種。
李姓農民有20年栽種經驗,他說這次雨太大且集中山區,水退不掉,不像去年凱米、山陀兒颱風是快下快洩。他直言“鳳梨淹過一半就沒救了,會開始爛,心血都沒了,晚上蓋棉被會哭。”周春米聽完陳情也盼“中央”補助,並擴大全品項救助。
鳳梨從種植到採收大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李姓農民指出,鳳梨1分地可種4千株,1株1年只生產1顆鳳梨,每株成本新台幣15元到20元不等,通常收成會損失1成左右。這次泡爛情況很糟難再種,等於1分地賠6萬元成本,今年也報銷了。
高樹鄉農會總幹事洪銘聰表示,今年鳳梨栽種連續遭遇颱風和豪雨,日照太少,後續產量怎麼種都追不上,內銷市場量少會價揚,因為去年也遇到颱風,今明兩年都會較貴。同時也會影響外銷量,因為果實會較小,規格就達不到外銷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