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網評:發揮港深雙城效應 協作辦好亞太經合會議
來源:大公網 作者:姚志勝(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宣布,中方將於明年11月在深圳市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明年深圳之約,凸顯新時代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多元區位經貿優勢的新發展,聚焦亞太區域合作,是一場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亞太地區聯動,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會議。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和深圳是兄弟城市,有任何可支持配合之處,特區政府都會全力以赴。本人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提案,建議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香港舉行,得到一百多位政協委員聯署支持。現在,國家決定在深圳舉行,我們也同樣感到高興。香港抓緊今次會議帶來的港深合作機遇,在大灣區規劃銜接、總部經濟、投資貿易和旅遊盛事等大顯身手,進一步發揮雙城合作效益。
把握會議機遇服務國家需求
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我國於2001年和2014年先後在上海和北京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明年的會議在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舉辦,香港社會熱烈歡迎,高度期待。
習主席強調,2026年,中國將第三次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中方願以此為契機,同各方攜手構建亞太共同體,促進亞太地區增長和繁榮,著力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互聯互通、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務實合作,為亞太發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動力,更多造福亞太人民。這指明會議將是一次務實推動亞太自由貿易、促進創科更好協作的重要會議。
香港作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是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國家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本人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提案,建議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香港舉行,提到面對單邊主義風險挑戰,國際社會需要通過亞太經合會議,維持全球化經貿正常合作,應該展示香港高水平對外開放獨特功能,凸顯香港在“雙循環”中擔當角色,推動多邊經貿。香港需要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優勢,支持國家辦好明年會議,在全球經貿規則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強化香港聯繫國際的區域角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是“十五五”規劃的重要任務,香港更要把握會議機遇,服務國家規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