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關稅陰影下,美國零售業之“怪現象”
http://www.crntt.hk   2025-08-09 12:17:43
 

  連月來,迫於關稅威脅,眾多美國零售商緊急囤積大量貨物,試圖以此對衝採購成本上升。這股囤貨潮甚至推高了美國的倉儲費用。

  據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報導,美國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從亞洲採購了大量電子產品;俄亥俄州的一家煙花公司囤積了大量產自中國的煙花產品;馬里蘭州的一名寵物用品銷售商巴頓則表示,自己借錢採購了盡可能多的寵物背帶、項圈等用品。“我們在浴室里放滿了中國製造的寵物救生衣,倉庫也快擠爆了。”

  一家銷售空氣炸鍋和華夫餅機的美國企業主鮑比表示,在囤積貨物的基礎上,其產品提價了約10%,其餘成本只能自行消化,“根本無法把所有成本都轉嫁出去,價格太高消費者就不買了”。

  羅振興表示,高關稅正在給美國零售企業帶來“三重夾擊”:一是成本增加。關稅直接推高了進口成本,企業為規避更高關稅而囤貨,進一步增加了倉儲成本與資金占用。二是需求疲軟。若通過調價把關稅成本都轉嫁給消費者,將抑制本就脆弱的消費需求。三是利潤減少。售價漲幅受限、成本持續上升,持續壓縮企業利潤空間。企業可能通過削減成本、調整預算、多元化採購等方式來緩解壓力。

  分析認為,零售商大規模囤貨,只能短期緩解壓力。一旦庫存耗盡,商品價格必然上調。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好時、億滋國際等食品企業已明確表示,價格調整將很快反映在貨架上,這意味著美國消費者日常購買的眾多商品,漲價近在眼前。

  “麻煩正在逼近,”英國《衛報》的分析文章說,“囤貨的緩衝效應只是暫時的。當企業耗盡提前儲備的庫存時,價格上漲不可避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