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江孜縣是西藏著名的藏毯(藏族稱為“卡墊”)之鄉,制毯歷史悠久,藏族邦典、卡墊織造技藝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江孜藏毯和土耳其地毯、波斯地毯並稱為世界三大名毯。
旦增稱來是珍拉所在的藏毯製作公司負責人,從小就對藏毯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畢業後他放棄了穩定的工作,投身家鄉的藏毯事業。“不甘心這項技藝被遺忘,”在他看來,“江孜藏毯不僅是一項產業,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必須在守正創新中謀發展。”
旦增稱來要守的“正”,是江孜藏毯織造技藝中代代相傳的“魂”——穿杆式連環八字扣;而求的“新”,則是通過數字科技賦能實現的“3D藏毯”效果。
“江孜藏毯生產需要經過洗毛、紡紗、染色、編織、剪花等步驟,我們在染色和編織兩個環節做了一些工藝上的提升,從而使產品達到3D的視覺效果。”旦增稱來說。
他利用建築學專業特長,將傳統手繪圖案轉化為數字圖紙,研發了“看照片編織藏毯的紙樣使用技術”,在數字圖紙中精準標注每種色線的打結方向與組合方式。“就像建築施工圖,讓編織有了標準化指南。”這一創新應用不僅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還讓複雜圖案的私人定制成為可能。
為了提升藝術表現力,旦增稱來團隊嘗試在色彩運用上尋求突破,將原有的3種間隔色升級為7種染料漸變色。“染出過渡自然的相鄰色差,是立體感的關鍵。”在布達拉宮主題藏毯上,豐富的漸變色彩結合優化後的編織方式,使圖案產生光影流動的3D效果,栩栩如生。
目前,旦增稱來公司銷售的產品已從傳統卡墊拓展至3D藏毯、藝術掛毯、瑜伽墊、杯墊等多種品類。圖案設計在保留龍鳳、藏戲藍面具、布達拉宮等民族元素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時尚潮流元素,產品遠銷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