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恐懼症”乃是杯弓蛇影?
其一,應客觀看待中美實力對比變化。儘管中國的經濟總量在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但美國依然是世界頭號經濟體。尤其在人均收入方面,中美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中國人均GDP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美國在軍事、科技創新等許多領域仍遙遙領先。即便若干年後,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也不能就此認定中國的綜合實力超過美國。畢竟,經濟總量不是衡量地緣政治實力的唯一標準。正如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者約瑟夫·奈指出,聲稱中國主導國際秩序和美國已衰落的人沒有全方位地考慮實力因素;美國軍費開支仍是中國的近四倍,美在關鍵技術上一直保持領先。前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認為,當前關於中國不可阻擋地崛起、即將超越搖搖欲墜的美國的說法遠非事實。
而且,即便中國塊頭變大了,但塊頭大小與威脅與否並無必然聯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形象地反問:“熊貓塊頭很大,但是它比禿鷹更危險嗎?”
其二,美國政壇對中國歷史文化知之甚少。中國人向來講究“和為貴”,中國發展不是要取代誰、打敗誰。中國文化崇尚仁義、中庸、和合,倡導誠信、責任、和諧,這些核心理念和價值觀讓中華文明持續五千年未曾斷絕,至今仍熠熠生輝,展現出凝聚力、創造力、發展力。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同世界各國和平相處、合作共贏,從不謀求世界霸權,中國將走出一條與傳統大國軌跡不同的和平崛起之路。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前不久指出,中美一方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另外一方必須失敗,世界容得下一個更好的中國和更好的美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認為,北京沒有決心統治世界,而是努力地最大程度上發展自己。約瑟夫·奈指出,中國實力的增長很可能會持續下去,但美國不必害怕,中美雙方並沒有相互構成生死存亡的威脅。兩國會競爭,但彼此應克制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