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丁仁方。(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8月8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7日起對台灣商品課徵20%關稅,台官方尚未公布細節。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丁仁方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民進黨到現在遲遲不敢公布20%關稅內容,前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前發表的“台灣如何失去特朗普”文章就清楚點明“你沒有管道了,除了付錢之外,你沒有別的辦法了”。在外圍打轉、訴求民主陣營都沒有用,現在很現實,特朗普就是要拿什麼東西去換。
丁仁方表示,現在要擔心,如果台積電不退讓,那誰要讓?總有人要讓,台積電讓等於是替政府買單,若台積電不讓就是政府要讓。政府要讓什麼?那就是開放美國進口。韓國守住農產品,那台灣守得住嗎?這種情況民進黨政府毫無能力維護,台積電被予取予求,政府沒辦法要價,不瞭解對方想法與籌碼,所以就挨打。
他認為特朗普提前公布晶片關稅,並稱台積電將投資2千億美元,代表民進黨政府毫無能力維護,只能坐視台積電被予取予求。若台積電不買單,最後就是政府買單,到時就是看在20%關稅下,台灣到底得開放什麼項目進口了,他個人對此是悲觀看待。
丁仁方,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政策與分析博士。歷任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所長、政治系主任、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主任,去年退休。
丁仁方強調,惠頓這篇文章等於是右派的觀點,內容很勁爆,民進黨政府管道不多是外界早就知道的事,只是不知道有這麼不堪。如果內容屬實,就會在這次關稅談判上反映出來,會看到台灣讓步很多。可能就不是像民進黨政府所講的20%關稅還要往下降,可能是還在爭讓步的東西。
丁仁方指出,賴清德過境紐約未果這件事是反映出特朗普視中國大陸為重中之重。關稅讓步這件事則反映出特朗普要價的方式,以後只會要更多,因為美方曾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10%,至少要到5%,現在未達3%,那就是只能向美國買,之後壓力會繼續來,不會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