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者聲稱,叢林法則即自然法則。他們認為,世間本沒有對與錯之分,所謂的“慈善”“憐憫”和“同情”等概念只存在於弱者的頭腦中。他們甚至還引經據典,用歷史上的真實案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好像它像自然科學一樣不容置疑。
這些現實主義者經常引用的例子來自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愛琴海南部的米洛斯島採取了中立態度,既不偏向斯巴達也不偏向雅典。但雅典人對米洛斯島的人民表示,他們不能保持中立,要麼加入雅典聯軍,要麼被毀滅。米洛斯拒絕屈服,展開了防守戰,最終不敵雅典而投降。島上的男性全部被處死,婦孺被變賣為奴,成為一座空島的米洛斯改由願意移居當地的雅典人居住。書中記載,雅典使節對米洛斯人說,在“事物的自然狀態”中,“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這就是今天所謂的“現實政治”。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托馬斯·霍布斯認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是一種自然狀態,這個概念成為了帝國主義的主導思想。
要擺脫這種消極的、導向毀滅的思維,唯有依靠智慧,喚醒人性中真正崇高的部分。重要的是要記住,創立聯合國的初衷正是為了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痛苦歷史重演。特別是在今天的多極世界中,任何大國若執意追求霸權,將可能把全人類推向核毀滅的深淵,因此我們必須進行反思。
霸權主義思維必須讓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諧理念。在這個決定性時刻,亞洲智慧值得全世界借鑒,因為它成功地帶來了幾十年的和平與經濟繁榮。中國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在不侵略任何其他國家的情況下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工業大國,使數億人擺脫了赤貧,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3月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全國兩會期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一位美國記者提出的關於“美國優先”政策的問題。他說,這個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如果每個國家都強調本國優先,都迷信實力地位,那這個世界將倒退回“叢林法則”,國際規則秩序將受到嚴重衝擊。一百多年前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人就發出歷史之問,究竟是“公理勝強權”,還是“強權即公理”?他還表示,歷史應當向前,而不能倒退。利益應當是共同的,不能唯利是圖,更不能恃強凌弱。
從這個角度來看,2022年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凸顯了從各國共同、不可分割的安全角度,而不是從某些國家不顧後果的純粹利益出發思考問題的重要性。在“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框架下,中國勾畫出了一幅通過合作促進各國利益協調一致,最終實現世界和平與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線圖。這絕非空洞的口號,而是中國在國內建設和與周邊國家及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合作中已經取得的現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