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說,去年7月,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暗殺身亡,當時以色列默不作聲,直至5個月後才承認實施暗殺。但這次襲擊卡塔爾的哈馬斯目標後不久,以國防軍和國家安全總局就全盤“認領”了。以色列想讓全世界知道,哈馬斯領導人不僅隨時隨地會成為以色列的“靶子”,以方還會“明目張膽”地進行打擊。
不顧被扣人員安危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一直要求哈馬斯釋放其扣押的以色列人,但以方此次襲擊卻置被扣押人員的安危於不顧,增加其獲釋前景的不確定性。
德國外交部長約翰·瓦德富爾9日表示,卡塔爾在推動停火和釋放被扣押人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襲擊“危及我們釋放被扣押人員的所有努力”。
曾任美國駐以色列大使的丹尼爾·夏皮羅認為,此次襲擊可能會令被扣押人員處於更大的危險之中。“被扣押人員本來就面臨很大的危險,現在由於哈馬斯可能採取某種報復行動,危險更大了。”
在中東引發政治衝擊波
美聯社報導說,以色列此舉在中東地區引發政治衝擊波,並引發人們對美國能否對盟友提供安全保障的懷疑。
報導指出,卡塔爾是中東地區少有的政治經濟穩定、旅遊業和商業發達的國家。事發後,卡塔爾表示保留對這一公然襲擊作出回應的權利,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回應。這引發外界對該國穩定局勢能否維持的擔憂。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9日表示,襲擊發生後,總統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和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分別進行了電話交談。與塔米姆通話時,特朗普保證類似事件不會在卡塔爾境內再次發生。
美國負責中東事務的前情報官員喬納森·帕尼科夫說,這次襲擊將從根本上強化整個阿拉伯世界當前的看法,即“以色列才是中東地區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