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網評:麥機智點出西方的“逆向腐敗”
作者:鄭曼晴 來源:大公網
在當今地緣政治環境下,香港司法頻頻成為國際輿論場關注的對象。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副庭長麥機智(Andrew Colin Macrae)日前出席一個國際論壇時,罕有地開腔直斥有人威脅制裁香港法官,與破壞香港司法獨立無異,更狠批此舉是對法治的“逆向腐敗”(form of reverse corruption)。麥機智的義正辭嚴不但一舉揭穿了外國勢力的虛偽真面目,也彰顯了香港法官捍衛司法獨立的決心和極高的專業水平,更印證法治制度至今仍然是香港的“金字招牌”之一。
麥機智在香港從事法律工作超過40年,做過律師亦曾為原訟庭法官,更處理過多宗具高度爭議性的案件,對香港司法制度的評價無疑具一定權威性。對於近年來外國勢力和反華媒體屢屢捕風捉影,憑空想像香港法官失去獨立性,麥機智從第一身經驗予以直接了當的駁斥。他直言,從未見過香港法官因外部壓力而被迫作出任何言行,但有人卻偏偏指控香港失去司法獨立,甚至以此為由威脅要制裁法官。麥機智反駁,如果制裁的目的是要迫使法官離職,或不按某些方式辦事,那跟某些人嘴上一直說的“影響法官獨立性”有何分別?他形容,此舉是對法治的“逆向腐敗”。
“關心香港”實為“干預法治”
這番說話清晰有力地一掃外國勢力的抹黑,也暴露出反華政客不斷叫嚷要制裁香港法官,根本不是出於“關心香港”、“維護香港法治”,而是恰恰相反,企圖用來干預香港司法獨立、破壞香港法治的政治手段。麥機智再列舉自己處理過的多宗案件,說明香港法庭從沒屈服於外界壓力,始終嚴格按照法律行事。
例如他指出,縱觀亞太地區以至全世界所有實施普通法的國家和地區,有多少地方可以像香港一般,會有政府前高官或身價萬億的富豪,因為貪污等罪名而須上庭接受陪審團審訊,最後更經正常司法程序被定罪、判監和上訴?在麥機智有份處理的“818流水式集會案”中,上訴庭裁定黎智英等被告“參與非法集結”罪成維持原判,但另一項“組織非法集結”罪成則上訴得直,部分被告更因而獲得減刑。這已經足以證明,就算是高度敏感的案件,香港法庭從一而終都是根據法理判案,從未受到任何外界力量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