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國-中亞人權發展論壇”現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主辦的“2025·中國-中亞人權發展論壇”15日在陝西西安舉行。此次論壇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謀人權事業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和中亞國家的有關部門官員、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和人權機構、社會組織負責人等60餘名嘉賓與會。
中外專家圍繞“文明多樣性、亞洲價值觀與全球人權治理”“共建命運共同體與促進人權事業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進一步增進中國與中亞國家在人權領域的交流互鑒,攜手推動人權事業發展,助力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謝伏瞻說,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應當堅持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中國與中亞五國同為發展中國家,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進共同現代化,更好造福各國民眾,不斷提升人權保障水平。中國與中亞國家擁有古老悠久的文明,都堅持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在人權保障領域各具特色、各有所長,需要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烏茲別克斯坦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共同推動交通、能源和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兩國在國際人權領域也積極互動。”烏茲別克斯坦國家人權中心第一副主任吉拉巴耶夫認為,中國始終堅持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推動國際間的對話與合作。
吉爾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巴克特古洛夫說,不應該把國家和文明劃分為高等和低等,一等和二等。“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有大有小,有古有新。每個文明都有獨特的人權發展模式,每個人權模式都有助於豐富我們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