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據路透社6月22日報導,21日,隨著“午夜之錘”行動的展開,一隊B-2轟炸機從美國密蘇裡州的基地起飛,飛往太平洋上的關島。專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美國為打擊伊朗的決定所做的預先部署。
但它們只是誘餌。美國軍方22日透露,真正的B-2轟炸機編隊由7架蝙蝠翼B-2隱形轟炸機組成,在保持最低限度通信的情況下,向東飛行了18個小時,在那期間沒有被發現,並在空中進行了加油。
當轟炸機接近伊朗領空時,一艘美國潛艇發射了20多枚“戰斧”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美國戰鬥機在轟炸機前面充當誘餌,掃除伊朗的戰鬥機和導彈。
對伊朗三個主要核設施的襲擊是B-2隱形轟炸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也是B-2轟炸機有史以來飛行時間第二長的一次行動,僅次於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對美國發動襲擊後的行動。
B-2轟炸機投下了14枚“地堡克星”GBU-57巨型鑽地彈,每枚重達3萬磅(約合13.5噸)。據五角大樓稱,此次行動涉及超過125架美國軍用飛機。
從美國軍方的角度來看,這次行動是一次巨大的戰術成功。22日,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將軍在五角大樓對記者說,伊朗人沒有向美國飛機發射一枚導彈,完全打了它個措手不及。 凱恩說:“伊朗的戰鬥機沒有起飛,而且伊朗的地對空導彈系統似乎在整個任務過程中都沒有發現我們。”
凱恩說,最初的戰鬥損失評估表明,所有3個目標地點都遭受了極其嚴重的破壞,但他拒絕猜測伊朗的核能力是否仍然完好無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