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英此舉旨在對美示好,背後的深層原因是近期英國面臨對美交往困境。他表示,此前達成的英美貿易協議部分緩解了美國對歐關稅戰壓力,顯示了英美特殊關係的價值,但又沒有完全解決英國面臨的鋼鋁問題,英國仍有較大不安全感和對美示好的急迫感,“英國軍艦主動到美國認為的亞太敏感區域站台補位,是想繼續錨定英美特殊關係尋求更大的對美政治交易。然而,這種行為無疑是在有意曲解國際法,挑釁中國的主權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媒體19日援引多名外交消息人士的話稱,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高波”號12日從東海駛入台灣海峽,全程歷時逾10小時,之後向南航行。離開台海後,“高波”號開往菲律賓呂宋島附近水域。消息人士稱,中國解放軍全程跟監警戒。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軍艦曾於去年9月和今年2月兩次通過台灣海峽。軍事專家張軍社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日本開始公開派遣軍艦穿越台海水域。近年來,美國頻繁高調通過台灣海峽,向“台獨”勢力釋放錯誤信號,日本政客也曾叫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因此,日本此舉既是迎合美國戰略意圖,也意在展示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體現出其在亞太爭當‘老大’的野心。”
“中日軍機太平洋險距接觸後,日驅逐艦駛經台海。”20日,新加坡《聯合早報》以此為題報導稱,在“高波”號上周駛經台海前,日本防衛省通報,從中國航母山東艦起飛的殲-15戰機,在6月7日和8日與日本P-3C巡邏機在太平洋上空危險接觸,殲-15戰機一度僅與日本巡邏機相距45米。
“日本以中日兩國軍機近距離接觸為由,試圖為其通過台灣海峽打掩護,但這完全是借口。近距離接觸的根源在於日本對中國航母編隊的偵察挑釁,進而被中國軍機驅離。”張軍社表示。他認為,日本用此借口為通過台灣海峽打掩護,既想顯示存在、向中國示威,又不願讓中國將矛頭對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