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35A戰鬥機發射聯合打擊導彈效果圖。 |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據外媒報導,德國國防部披露,計劃從挪威採購聯合打擊導彈,配備給即將列裝的F-35A戰鬥機。挪威國防部長桑德維克宣布,兩國將於近日簽署價值6.45億美元的採購合同。此舉是德國空軍提升遠程打擊能力的重要一步,引發外界關注。
聯合打擊導彈是海軍打擊導彈的空射衍生型號,由挪威康斯伯格公司與美國雷神公司聯合開發,專門適配F-35系列戰鬥機。數據顯示,聯合打擊導彈射程約560千米,採用低空突防模式時射程縮減一半。該導彈憑借隱身外形與地形跟蹤技術,可有效躲避雷達探測。制導系統融合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導航與地形匹配技術,即便在全球定位系統信號受干擾的情況下,仍能通過地形匹配鎖定目標。
報導稱,德國此舉包含多重戰略意圖。
其一,強化常規打擊能力。冷戰結束後,德國空軍長期依靠“狂風”戰鬥機搭載“金牛座”導彈執行遠程常規打擊任務。隨著軍事技術迭代與安全環境變化,這一裝備組合在突防能力、打擊精度等方面逐漸難以適應現代作戰需求。與此同時,德國空軍自“鸕鷀”反艦導彈退役後,海上精確打擊能力出現空白。聯合打擊導彈的引入,將填補反艦能力缺口,並強化對地面目標的防區外精確打擊效能。
其二,構建遠程打擊體系。在德國的遠程打擊能力規劃中,現有裝備體系存在功能性短板。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增程型射程超900千米,可對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打擊,但其無法裝入F-35A戰鬥機的內置彈艙,且不具備反艦作戰能力。“金牛座”巡航導彈當前僅能作為“台風”戰鬥機的外掛武器,若要適配F-35A戰鬥機需重新設計。在此背景下,德國採購聯合打擊導彈,意圖構建“核常兼備、遠近搭配”的遠程打擊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