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海上自衛隊“飛鳥”號試驗艦上安裝的新型電磁軌道炮。圖片來源:中國國防報 |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4月22日報導,日本的艦載電磁軌道炮通過利用電磁能量以高超音速發射炮彈,這為應對未來可能的導彈“飽和攻擊”提供了一種經濟有效的快速反應手段。
據法國《海軍新聞》網站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本月披露了“飛鳥”號練習艦部署先進電磁軌道炮的消息,標誌著電磁武器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電磁軌道炮由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下屬的地面系統研究中心開發,2016年開始研究,在2023年10月進行了首次艦載射擊試驗。
這款武器系統展示了更高的初速度,達到每秒2000米,可穩定發射最多120發炮彈,克服了軌道磨損和炮彈飛行穩定性方面的挑戰。目前的研究旨在過渡到一個完整的“火炮系統”,集成連續射擊、炮彈飛行穩定性改進和定制的火控系統。
日本的電磁軌道炮可以加強海軍的導彈防禦能力,為陸基火炮提供新的選擇,如反炮兵火力和海岸打擊能力,這理論上有助於攔截特定的高速導彈威脅。然而,實際部署的關鍵問題仍然在於電源的小型化。
通過跨國合作,日本的電磁軌道炮得以發展,預計到2026財年將實現技術和作戰能力的成熟化。
美國海軍在2021年7月停止電磁軌道炮項目,主要是受到功率過大、設備過熱和軌道磨損等挑戰的影響。日本則繼續推進該技術研究,以解決導彈防禦和打擊能力上的缺點。
導彈提供了強大的遠程打擊選擇,但它們極其昂貴,而且受到艦載彈藥庫容量的限制。美國海軍驅逐艦和巡洋艦的垂直發射系統分別僅能攜帶96和122枚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