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路透社4月22日報導,丹麥國防大臣特勒爾斯·倫·波爾森22日說,丹麥將斥資約40億丹麥克朗(約合6億美元)建造和採購26艘海軍艦艇,用於巡邏、溢油響應和監視海底電纜。
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電力電纜、電信線路和天然氣管道多次中斷,令波羅的海沿岸各國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北約通過護衛艦、飛機和海上無人艇加強了其軍事存在,但俄羅斯用來運送石油、武器和穀物的“影子艦隊”,仍然令其感到擔憂。
波爾森發布聲明說:“與幾年前不同,我們如今在海上面臨的威脅要嚴重得多。尤其是我們需要應對具有威脅性的俄羅斯,與此同時,技術發展正以閃電般的速度向前推進。”
在10多年來大幅削減國防開支後,丹麥去年計劃未來10年為其軍隊撥款約1900億丹麥克朗。
這個北歐國家的主要目標是保護海底電纜以及用於能源生產和輸送的管道,並防止丹麥海域的海洋環境受到俄羅斯“影子艦隊”的潛在威脅。
國防部稱,除了26艘艦艇外,丹麥還將採購能夠監視和識別有害水下活動的無人艇和聲呐系統。
另據法新社4月23日報導,丹麥23日宣布,將在未來8年內增加5000個軍隊崗位,包括成立一個新的步兵營。丹麥國防大臣強調,該國面臨的安全形勢“日益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