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假期,北京某超市內的艾草花束熱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據人民網報導,當傳統佳節遇上Z世代,年輕人的端午節,過得有多與“粽”不同?
粽子盲盒開出花式新口味,艾草花束在社交平台上大火,龍舟競渡的鼓點通過短視頻傳到萬千網友耳畔……今年的端午假期,年輕一代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為千年傳統注入青春活力,讓文化記憶代代相傳。
作為端午節“儀式感”的美食擔當,粽子界迎來創新熱潮。
除了白粽、肉粽、紅棗粽等承載著“媽媽味道”的傳統口味,深受年輕食客喜愛的鮮花粽、榴蓮粽、低糖芋泥粽、辣條風味粽、茉莉龍井味粽等新奇口味也不斷湧現。不少網友感慨:“衹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用新口味延續老傳統之外,許多商家還緊跟潮流,順勢推出粽子盲盒製造驚喜,舉辦DIY體驗活動吸引親子家庭參與,更借一舉高“粽”、“粽”有好運等好彩頭禮盒,為即將高考的學子送上別致祝福。
小小的粽子在年輕人手中,躍升為承載情感與社交的節日符號。與此同時,掛艾這項古老的端午習俗,也在年輕人手中玩出新花樣。
社交平台上,“DIY掛艾教程”熱度飈升,“年輕人愛上端午掛艾”話題衝上熱搜;花店、超市裡的限定版艾草花束更成為炙手可熱的爆款單品。
在傳統艾草的基礎上,年輕人們巧妙加上菖蒲、香樟果等,搭配鈴鐺、香囊、幹葫蘆和祝福卡片,DIY成時尚花束,掛在門上或墻上,既是對傳統習俗的傳承,又將節日氛圍感和生活儀式感拉滿。
“咚!咚!咚!”波光粼粼的泊湖水域上,伴隨著激昂鼓點,50多位健兒們揮動船槳,奮楫擊水,岸上裡三層外三層的觀眾也在奮力呐喊。每年端午佳節,安徽省太湖縣大石鄉田祥嘴村都會舉辦這樣的龍舟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