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國“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活動在秭歸屈原廣場啟動。(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5月31日端午節當天,2025年全國“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活動啟動儀式在湖北宜昌秭歸縣屈原廣場舉行,一直到6月中旬,這裡將舉行屈原故里端午詩會、中華傳統文化精品集郵展、屈原故里傳統龍舟大賽等系列活動。活動以“屈原故里.非遺端午”為主題,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旨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湖北秭歸是屈原故里。據介紹,從五月初五“頭端午”,到五月十五“大端午”,再到五月二十五“末端午”,秭歸“一個端午三次過”的習俗,沿襲了千百年,具體而言,“頭端午”祭屈原、拜祖先,“大端午”劃龍船、賽龍舟,“末端午”回娘家、慶夏收、吃新麵。除了“三個端午”,公祭屈子的游江招魂,農民騷壇詩會等,亦都是秭歸特有的民俗。
掛艾、食糉、辟邪、禳災、祈福,也是秭歸家家戶戶的傳統。不過,在秭歸包糉子有講究,屈原一生淡泊明志、忠心赤膽、高潔如玉,屈鄉由此流傳一首《糉子歌》,講包糉子也要“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熬煎”。秭歸還有“寧荒一年田,不輸一年船”的說法,忙完夏收的農民、回鄉的青年踴躍參賽,百姓觀看龍舟披紅、游江招魂儀式,為勇士們加油歡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