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近470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9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負責人介紹了“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
有效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五年來,金融業取得了怎樣的發展成績?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大幅提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說,“十四五”時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普惠小微、綠色貸款年均增速超過20%。特別是2024年9月以來,人民銀行出台了一系列貨幣金融政策舉措,有效穩定市場預期、提振信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介紹,目前,中國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超過500萬億元,全球最大信貸和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更加穩固。五年來,銀行業保險業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新增資金170萬億元。保險業累計賠付9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61.7%。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說,面對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對資本市場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十四五”期間,A股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下降2.8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