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25日,隨著財政部、民政部等部門公布2024年度部門決算,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門決算公開拉開序幕。據統計,共有97個中央部門同日“曬”出年度收支“賬本”。
中央部門決算公開已進入第15個年頭。上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支出花了多少錢?花到哪裡了?花得好不好?都可以從各部門決算公開中找到答案。
打開自然資源部2024年度部門決算報告,去年其在一般公共服務、教育、科學技術等領域的支出一目了然。
記者查閱今年各部門公開的決算“賬本”發現,各部門均公開了收入支出決算總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等9張報表,更加全面、真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當前,各個中央部門決算報告大約近百頁。部門公開的一筆筆錢,對應著政府的一項項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表示,中央部門通過公開收支信息,保障了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進一步提高財政透明度、打造“陽光財政”。
此外,政府採購支出情況今年連續第10年向社會公開,有力維護了政府採購公開公平公正。
績效評價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環節。今年中央部門績效信息公開範圍更廣、力度更大,更加推動“花錢必問效”。
全面開展單位自評——今年隨同中央決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項目績效自評表的數量增長到743個,比上年增加27個,更加充分地展示了預算資金的產出和效果,有利於促使各部門重視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有利於提升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推動改進部門評價——財政部持續推動改進部門評價工作,督促部門加大對重點民生支出和體現核心職責的事業發展類項目評價力度,原則上以5年為周期,實現部門評價重點項目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