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江陰市紀委監委緊盯國有資產配置、使用、經營、處置等環節加強監督,依托國有資產智慧監管平台,通過大數據比對碰撞,實時預警、精準發現問題。圖為近日,該市紀檢監察幹部走訪瞭解平台日常運行情況。(圖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要求,著重抓好國有企業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系統整治,嚴肅查處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問題。
江蘇省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加強監督體系實踐應用,把管好用好國有資產資源作為重要應用場景,在江陰市、南通市通州區、東台市開展國有資產監督體系試點工作,推動國有資產高效益使用、高效率監管和高質量監督一體深化,實現國資領域常態長效治理。
如何發現問題?
堅持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深挖國有資產關鍵環節存在的漏洞,為監督體系建設明確切入點
借他人賬戶轉移村組資金、在轉賬名單中夾帶目標賬戶、以融資為名騙取他人存款……南通市通州區金沙街道新三園村原會計李某利用職務便利,涉嫌貪污土地補償款、侵占村組集體資金以及偽造借據詐騙資金,數額巨大。在查辦李某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該區紀委監委循線深挖關聯線索,採取“室組地”聯動模式,緊盯印鑒管理、財務內控等關鍵環節,先後立案查處失職瀆職問題17人。
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案件查得越透徹,國有資產領域問題解決得才越充分。在江蘇省紀委監委指導下,試點地區各類監督主體依職責發力,深入排查國有資產配置、使用、經營、處置等環節風險隱患,發揮黨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和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移送國資領域問題線索188條,推動立案78件。
三地紀委監委在查辦案件中找准問題、在類案分析中倒查責任、在復盤反思中擰緊鏈條、在完善體系中促進治理。
南通市通州區結合近年查處的國有資產領域相關案件,加強個案深度剖析、多發類案專題分析,深挖國有資產配置、使用、經營、處置等關鍵環節存在的漏洞,並逐一對應找出監管缺位的9家責任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