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長塘水庫項目施工現場,市紀委監委駐點監督小組對照政治監督工作清單,採取實地走訪、個別談話、查閱資料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徵地拆遷、行政審批、項目招投標等方面的廉潔風險,梳理形成負面清單,進行點對點反饋,壓實整改責任,保障項目建設廉潔高效。
長塘水庫是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桂林市紀委監委將長塘水庫建設項目列入政治監督工作清單,統籌“室組地企”監督力量,成立駐點監督小組,聚焦項目規劃、施工建設、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開展駐點監督。今年以來,駐點監督小組共列席長塘水庫工程建設工作推進會5次,開展實地監督檢查39次,與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面對面提醒談話5人次,推動完善“三重一大”議事規則實施細則等制度47項。
“我們聯合發改、財政、商務等部門,結合全市產業園區改革發展2025年工作要點以及長塘水庫等重大發展項目、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招投標工程項目等,開列政治監督工作清單,明確監督重點,細化監督方式,確保監督聚焦在關鍵人關鍵事。”桂林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劉崢介紹。
5月中旬,桂林市紀委監委駐市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在外環高速公路靈川段項目施工現場開展監督檢查時,發現項目施工進度滯後。經走訪瞭解,原來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由於炸石震損多戶村民房屋,村民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後,卻遲遲未解決,導致產生矛盾糾紛,項目暫停施工。該紀檢監察組將問題反饋至項目指揮部,督促相關部門組織召開協調會,邀請公安部門和第三方鑒定公司現場勘察,制定處置方案,依法依規及時處理,加快恢復項目施工。
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桂林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深化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監督、重大發展項目監督、領導幹部插手工程建設和招投標腐敗問題整治為有力抓手,對“靠水吃水”“管項目吃項目”等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大排查,梳理隱身幕後當“影子”、明來暗往鋪路子等8種情形,貫通用好自查自糾、日常監督等措施,深化運用大數據監督平台追蹤資金流、分析權力網、排查關係圈,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典型案件。
今年以來,桂林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重大發展項目建設一線開展監督檢查239次,運用大數據監督平台對接民政、市場監管等數據,“線上+線下”篩查比對,鎖定異常錢、異常人、異常事等潛在廉潔風險點242個,處置問題線索263件,立案查處違規插手工程建設和招投標腐敗問題169件,處分145人,挽回經濟損失5577萬餘元。 |